2008年10月16日

再見了!『郝』『馬』唬的貓纜!嗚呼哀哉!






由台北市前後任市長馬英九與郝龍斌所領銜搭建的貓纜神話,在接連兩個颱風的來襲後,終於幻滅。黃土滾滾奔流至社區民宅的畫面,怵目驚心,郝市府慢半拍的履災反應,錯估情勢的認為一陣風雨後,又是天晴,堅持貓纜工程無誤,在輿論強力質疑與要求下,已在土石流上方營運兩天的貓纜,才由郝市長傲慢的宣布停駛,面對如此不在意民瘼恐懼的郝市府,台北市議員徐佳青、周威佑、吳思瑤議員於1016()上午9:45於台北市議會七樓中庭召開記者會,認為:前有馬市府規避環評、強度關山的下令興建貓纜,繼有後知後覺、只圖拍“馬”屁的郝市府力鞏貓纜,連夜風雨,滑下了國王的新衣,生命財產安全,只得由市民承擔。議員呼籲這樣的貓纜,不應該只是無限期停駛,根本就該壽終正寢!空擲人民血汗錢13億,還得花更多可能的代價,撫平土地與人民身家安全的創痛,郝市府執意爲馬先生設下的停損點,竟是要獻祭貓纜沿線住戶與遊客的血與淚。徐佳青表示:告別貓纜的時刻到了,是該向岌岌可危的貓纜SAY GOODBYE了。

##CONTINUE##

爲了馬英九 苦撐貓纜不停駛

在郝市府強力爲馬先生能順利競選總統成功而強力護航下,看似無堅不摧的貓空纜車,終於因為連下三天的風雨,致使鋼筋橫豎的基座裸露,也揭露了馬前市府,因為技術性規避環評、未善盡水土保持之責,導致貓纜的公共安全有可能產生後患無窮問題。面對貓纜安全終於因為一場土石流引起發酵,馬前市長始終如一的表示這是郝市府的職責,他不便多說什麼,但時間溯及一年前,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全台走透透時自豪地說:「有人說我市長八年沒建設,只會跑步、游泳,現在證明,我還會蓋纜車。」結果貓纜營運首日,六次停駛,他和郝市長被困在空中9分鐘;馬前市長強調「人在做、天在看」言猶在耳,今昔對照,徐佳青議員感嘆的說:上天真的疼惜人民,一場大自然的洗禮,市民平安,而背負著馬英九十字架的貓纜,終於卸下沉重的負擔,掏空的基座,是天在告訴人民,馬英九的神話破滅了,貓纜拼經濟的神話幻滅了,而這未經環評而急促搭建的貓纜國際笑話,應該要吹起熄燈號,跟著“郝”“馬”唬的神話走進歷史。

人命不敵千萬盈收值錢

貓空纜車從規劃到營運,一連串荒腔走板的事件層出不窮,郝市府督責不周,難辭其咎。徐議員表示,當初她被質疑唱衰貓纜,事實證明她無法對錯誤的政策唱樂;貓纜第16號基座土石持續流失,坍方處所覆蓋的大片帆布下,究竟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,市府都有義務公諸於世。對於市府頻對外界放話表示,貓纜停駛一個月,將損失四千五百萬元收入之云云,徐佳青沉痛的表示:一個錯誤的市政建設,成了州官張牙五爪宣揚政績的糖衣,知法避法的躲過環評,卻躲不過天理賦予的良心。吳思瑤議員認為,當市政府頻頻以貓纜累積運量突破幾百萬人次,以及幾千萬營收進帳,而沾沾自喜時,在颱風夜,飽受驚嚇的政大御花園與棲霞山莊的受害居民,加上乘坐貓纜望著土石流發生的遊客,情何以堪?如果市府只在乎搭乘人數多少及帶來的票券收入利益,最終會讓市民唾棄。

官員不仁 把人民當芻狗

台北市觀光傳播局局長羊曉東曾於去年表示,貓纜營運品質若真的低到無法接受,市府會考慮停止營運。周威佑議員認為,是時候了,是該讓貓纜休息,讓被貓纜蹂躪的土地休息的時候了。一座遇到打雷、地震或七級以上強風,就得暫停營運的貓纜,在遇到基柱被掏空後,終於讓民眾看清“郝”“馬”唬的工程真相。徐佳青以爲貓纜舉辦告別式的方式,呼籲郝市府必須痛定思痛,終結市民有關貓纜的惡夢。徐佳青、周威佑、吳思瑤議員認為,官員不仁,把人民當芻狗,一個把執政尊嚴與利益看的比人命重要的市政團隊,不僅必須負起政治責任,狗吠火車的災害補救,絕對無法遏止更鉅大的傷害。告別貓纜,是鐵腕,若郝市府枉顧市民生命財產安全,徐佳青議員強烈表示,她絕對糾舉前後市府責任到底。

記者會中,議員強烈要求郝市府從此暫停貓纜營運。當初興建時,議員就因為地質不穩定而強烈反對興建,最近又在接二連三的颱風襲擊下,貓纜原本已經脆弱的體質早已支撐不住,十六號基座淘空只是序曲,未來還會有多少基座出現問題?周邊居民安危?由誰來替他們把關?即使興建工程費用龐大,也不應該冒險恢復營運,人命關天的問題,不是郝市長或馬總統能夠扛的起的責任!貓纜以死,切勿把死馬當活貓醫!



2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這記者會真棒!

尤其是道具做的真好!

可恥的貓纜代表著前後任市府規避環評的好大喜功!

匿名 提到...

台北的淨土又少了一個.
貓纜一開始本來就是一個錯誤.
拼經濟, 一開始貓攬附近的店家都受惠了. 有利地方發展. 但長期社會卻付出了成本. 最後還是負.最次說明了政治人物短視近利與膚淺.

貓空地質或許適合蓋貓纜. 但"不必要"一定要蓋..就像要散心, 你可以騎鐵馬, 可以散步可以去海邊. 可以看電影.貓空可以設計步道或其他方式來發展觀光..

太多人造的設施物品反而不能吸引我去貓纜.

希望花東不要淪為下一個貓纜.

很多事情做錯可以馬上調整,但也有很多事情要花10倍力氣來收尾.甚至無法收尾.

另外一點提出的是.很多政策都是一開始主事者就是已決定要做. 因此打通環節.準備文件已是後來的事. 而不是先來評估是否可行.